朱允熥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老四和老五要是都和允炆一样,这也是好事。我就怕他们到了封地就乱来,这些藩王们到了地方就没了约束。”

    老朱本来是想要反驳的,可是一瞬间也是无言以对,实在是因为这类案例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他现在都有些底气不足了。

    看看朱允熥的那些叔叔们,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很多在应天府的时候都是规规矩矩、本本分分,但是到了封地就一个个的残暴、荒唐。

    “我今天召见了几个勋贵,和他们商议了一下爵位承继的事情。”朱允熥也开口继续说道,“信国公、德庆侯这些爵位,该传下去还是要传下去。”

    老朱仔细一想,随即问道,“信国公这爵位是要传,只是你想好了到底是给汤和的儿子,还是给他孙子?”

    朱允熥就说道,“那年我回老家的时候,信国公将汤晟托付给我,我想着还是将爵位给他最好,本也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老朱沉默了片刻才问道,“这倒也是,汤晟到底是汤鼎的子嗣。要我说的话,汤鼎要是在的话,这个爵位本就该是他的。”

    这大概也是联想到了自己,只不过他身上关系的是皇位,而汤和那一边的是国公的爵位。不同的地方就是汤和的孙子们没有争,但是儿子没有放弃。

    朱允熥看向老朱,认真问道,“祖父,我知道朝廷这几年一直是在控制勋贵之数。只是我想想,现在勋贵人数倒也合适,不至于太多。”

    “爵位多几个、少几个,倒也不是大事。”老朱就说道,“就算爵位世袭罔替,朝廷倒也不至于负担不起。”

    这也是实话了,公爵、侯爵这些虽然世袭罔替,品级也是超品,但是这些俸禄等等还真的不算太大的事情,朝廷不会因此有太大的负担。

    朱允熥明白老朱的意思,说道,“前两年我让那些老将告老,他们现在回去荣养了,倒也不至于担心太多。”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老朱就笑了起来。自家孙儿就是这点好,心思比较深、想的也比较远,当初废黜不少爵位,真不是说小气不肯给俸禄等等。

    说到底就是开国初年的时候勋贵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文官集团一时间扶不起来,宗室那边也需要点时间才能成长起来。

    所以最为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找到了理由就直接废黜一些勋贵,这样也可以更好的控制朝堂之上的平衡等等。

    朱允熥就继续说道,“我也知晓这里头不少人本事不够,只是念在其祖上有功,朝廷也不能不管这些。”

    老朱就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是有理,此前不准一些人承袭爵位,无非就是他们太过不成器。既然你登基,那就施恩好了,能承袭的就承袭。”

    这是给朱允熥创造一个施恩的机会,老朱自然也就不会阻止,他也完全可以理解朱允熥这么做的一些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