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钱同山道,“不怎么样,前年去年连续两年亏损,今年恐怕也……”

    “郑书记说氟是特种塑料、橡胶和冷冻机关键元素,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行情应该很好才对?”白钰诧异地问。

    钱同山道:“价格控制在人家手里,我们没有定价权。”

    不鸣则己,一鸣惊人呐。

    阮辛对这位猪队友也真没办法,无奈地说:“由此体现白市长建议筹办上电自己的矿石交易中心多么英明,确实,我们应该把定价权掌握到手里。”

    “连续三年亏损可以关停了,还有继续生产的必要?信桥氟鑫提交过关停申请么?”

    从东峰山矿区二号、三号矿井艰难的关停过程,白钰才知道双方博弈的玄机所在:

    作为矿井承包商原则上应该按合同履行义务,签十年就要生产十年,若非正策性因素等不可抗力,中途强行退出要遭到巨额索赔。问题在于矿井并非都能赚钱,有时往深处挖才发现蕴藏量、品质发生很大变化;更多时候受到供需关系和市场行情影响,价格跌到一半、三分之一,面临挖得越多亏损越严重的窘境,那么承包商怎肯做赔本生意?

    作为矿区管委会也深黯承包商的鬼把戏,开发矿井本来就是两头苦中间甜的活儿,刚开始两年净投入,一个劲地往里面砸钱暂时出不了效益;最后几年则矿脉挖到了头数量品质都大幅下降,机械设备等又面临老化。因此很多承包商吃完中间最甜的那部分后就开始在账上做手脚,明明盈利却显示亏损然后提出不干了。矿区管委会哪肯啊?关停矿井,直接导致矿工失业是一方面,另外影响全矿区总产值和总规模——矿务局宏观控制矿区的矿井总量,每年新增多少、关停多少都有计划数,提前关停的矿井数在矿务局那边不认账,按报表统计数收取管理费;新增矿井则要等到期满才划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