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带着疑问走了,但王铁还是选择相信主公,对刚才的直言相谏也没感到不妥,这一点与王师范是相通的,须知他可是除了刘鄩、王猛、王灵之外,当年第一个向王师范表达效忠之心的人。
而且一向以王师范马首是瞻,王师范对他的信任不会因为一二句直谏而改变,侍卫亲军将帅间的这种默契在潜移默化中成型了。
在返回河中府的归途中,三方主帅并骑而行。
居中的王处存感叹般表达着谢意,“师范啊,你送来的那些兵甲老夫收下了,这次义武军确实损失很大,急需补充,自家人也就不客套了,日后若需义武军相助,老夫绝不推辞!”
“些许小事,小婿本分而已,岳父无须放在心上,非但今日,日后义武军若遇到难事,虽千山万水,小婿必到!”
这句话确是出自王师范的本心,身处乱世还是多个帮手好些,尤其是像义武军这般的强援。
而当着王重荣的面说出,那种隐隐的警示意味就很浓了,义武、平卢两镇同气连枝,若想再搞事情,可要小心了!
一旁的王重荣此时是真不敢起歪心思,王师范麾下的战力确实震住了这向以“勇冠三军”而闻名的悍将。
而且王师范让人送来的二百副铁甲也让他很舒心,因为在他的理解中王师范非但没发现异常,还有结交之意,如此既然吞不下,那就还是作朋友好些,遂接言称谢。
“此战本帅无尺寸之功,师范贤弟却以厚礼相待,重荣惭愧,但这份情我领了,日后河中镇愿与义武、平卢两镇世代交好,共同进退!”
“哈哈哈,好,咱们三镇就互为声援!”王处存是真的开心。
亦不同于王重荣的投机心理,王师范压下了心中的仇恨,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助长了王重荣的私心,还尽量争取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多了一支友军,至少延缓了一支敌军出现的时间。
可以说,三人心思各异。
“此番义武军伤了元气,已不能再战,须得回返易定二州休整一段时间了。”王处存想到自家实际情况,又有些落寞与无奈。
“是啊,虽说此次侥幸获胜,我的部下伤亡也不在少数,亦难免要回平卢镇休整了。”王师范也有了归心。
二人的离开却让王重荣心中一松,一则与对岸朱温是暗中盟友,自己的河中镇毫无压力;二则送走两军也少了潜在危险,终是做贼心虚。
“如此也好,重荣定竭力保卫河中镇,不让贼军越雷池一步,尽量多争取一些时间,二位大帅整军之后可要尽快来援啊!”王重荣口是心非地说着。
三日后,打点好行装的义武、平卢两军再次出发,踏上了返程之路。
而且一向以王师范马首是瞻,王师范对他的信任不会因为一二句直谏而改变,侍卫亲军将帅间的这种默契在潜移默化中成型了。
在返回河中府的归途中,三方主帅并骑而行。
居中的王处存感叹般表达着谢意,“师范啊,你送来的那些兵甲老夫收下了,这次义武军确实损失很大,急需补充,自家人也就不客套了,日后若需义武军相助,老夫绝不推辞!”
“些许小事,小婿本分而已,岳父无须放在心上,非但今日,日后义武军若遇到难事,虽千山万水,小婿必到!”
这句话确是出自王师范的本心,身处乱世还是多个帮手好些,尤其是像义武军这般的强援。
而当着王重荣的面说出,那种隐隐的警示意味就很浓了,义武、平卢两镇同气连枝,若想再搞事情,可要小心了!
一旁的王重荣此时是真不敢起歪心思,王师范麾下的战力确实震住了这向以“勇冠三军”而闻名的悍将。
而且王师范让人送来的二百副铁甲也让他很舒心,因为在他的理解中王师范非但没发现异常,还有结交之意,如此既然吞不下,那就还是作朋友好些,遂接言称谢。
“此战本帅无尺寸之功,师范贤弟却以厚礼相待,重荣惭愧,但这份情我领了,日后河中镇愿与义武、平卢两镇世代交好,共同进退!”
“哈哈哈,好,咱们三镇就互为声援!”王处存是真的开心。
亦不同于王重荣的投机心理,王师范压下了心中的仇恨,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助长了王重荣的私心,还尽量争取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多了一支友军,至少延缓了一支敌军出现的时间。
可以说,三人心思各异。
“此番义武军伤了元气,已不能再战,须得回返易定二州休整一段时间了。”王处存想到自家实际情况,又有些落寞与无奈。
“是啊,虽说此次侥幸获胜,我的部下伤亡也不在少数,亦难免要回平卢镇休整了。”王师范也有了归心。
二人的离开却让王重荣心中一松,一则与对岸朱温是暗中盟友,自己的河中镇毫无压力;二则送走两军也少了潜在危险,终是做贼心虚。
“如此也好,重荣定竭力保卫河中镇,不让贼军越雷池一步,尽量多争取一些时间,二位大帅整军之后可要尽快来援啊!”王重荣口是心非地说着。
三日后,打点好行装的义武、平卢两军再次出发,踏上了返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