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端坐在龙椅上,手中奏折堆积如山。自太后去后,这些奏折就像约好了似的,十本里有八本都在谈同一件事——选秀。
“臣以为,太后娘娘新丧,按制应守孝三年,此期间不宜举办选秀...”
“选秀劳民伤财,如今西北旱情未解,江南水患又起,国库当以民生为重...”
“三阿哥天资聪颖,仁孝无双,实乃社稷之福,臣等以为皇上无需再为子嗣忧心...”
胤禛放下最后一本奏折,嘴角微微上扬。这些大臣,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心里那点小九九,他再清楚不过了。无非是怕自家女儿入宫后,落得跟这些年折损的嫔妃同样下场。
“苏培盛。”胤禛唤道:“去传李卫、张廷玉、鄂尔泰进来。”
不多时,三位重臣鱼贯而入,恭敬行礼。胤禛示意他们起身,开门见山道:“诸位爱卿对选秀一事怎么看?”
李卫率先开口:“回皇上,臣以为选秀之事确可暂缓。三阿哥德才兼备,朝野有目共睹,江山后继有人,实乃大清之福。”
“是啊皇上,”张廷玉接过话头,“先帝在时,九子夺嫡之祸犹在眼前。如今三阿哥与皇上父子情深,实乃社稷之幸,何必再添变数?”
鄂尔泰也躬身道:“且太后娘娘新丧,按礼制……”
“好了。”胤禛抬手打断,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朕明白诸位爱卿的意思了。”
胤禛想到了弘时聪慧好学,对待自己又很是孺慕的样子,这些他都很满意。
最让胤禛感慨的是,当他不经意间问及对某些政事的看法时,弘时总是会站在他的角度说:“儿臣愚钝,但想着若是皇阿玛,定会……”从不僭越,却又见解独到,是真的继承了自己的政治理念。
看呀,这就是他亲自拉扯大的儿子,完完全全的对自己展示信任。
胤禛觉得他比他皇阿玛成功,因为皇阿玛一手带大的理亲王背刺他,一心渴望皇位,最后被他亲手废了。而自己绝对不会和弘时走到这一步的。
“皇上?”李卫轻声提醒,打断了胤禛的思绪。
胤禛脸上已恢复帝王威严:“选秀就依诸位爱卿所奏,暂缓。”
待大臣们退下后,胤禛独自站在殿中,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为有弘时这样的儿子自豪;另一方面,弘时他一点野心也没有,就是那种皇阿玛你说什么儿子就听什么,你给儿子儿子就好好接住,你要是不想给儿子绝不惦记,这点又让他隐隐担忧——为君者,岂能毫无野心?
“臣以为,太后娘娘新丧,按制应守孝三年,此期间不宜举办选秀...”
“选秀劳民伤财,如今西北旱情未解,江南水患又起,国库当以民生为重...”
“三阿哥天资聪颖,仁孝无双,实乃社稷之福,臣等以为皇上无需再为子嗣忧心...”
胤禛放下最后一本奏折,嘴角微微上扬。这些大臣,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心里那点小九九,他再清楚不过了。无非是怕自家女儿入宫后,落得跟这些年折损的嫔妃同样下场。
“苏培盛。”胤禛唤道:“去传李卫、张廷玉、鄂尔泰进来。”
不多时,三位重臣鱼贯而入,恭敬行礼。胤禛示意他们起身,开门见山道:“诸位爱卿对选秀一事怎么看?”
李卫率先开口:“回皇上,臣以为选秀之事确可暂缓。三阿哥德才兼备,朝野有目共睹,江山后继有人,实乃大清之福。”
“是啊皇上,”张廷玉接过话头,“先帝在时,九子夺嫡之祸犹在眼前。如今三阿哥与皇上父子情深,实乃社稷之幸,何必再添变数?”
鄂尔泰也躬身道:“且太后娘娘新丧,按礼制……”
“好了。”胤禛抬手打断,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朕明白诸位爱卿的意思了。”
胤禛想到了弘时聪慧好学,对待自己又很是孺慕的样子,这些他都很满意。
最让胤禛感慨的是,当他不经意间问及对某些政事的看法时,弘时总是会站在他的角度说:“儿臣愚钝,但想着若是皇阿玛,定会……”从不僭越,却又见解独到,是真的继承了自己的政治理念。
看呀,这就是他亲自拉扯大的儿子,完完全全的对自己展示信任。
胤禛觉得他比他皇阿玛成功,因为皇阿玛一手带大的理亲王背刺他,一心渴望皇位,最后被他亲手废了。而自己绝对不会和弘时走到这一步的。
“皇上?”李卫轻声提醒,打断了胤禛的思绪。
胤禛脸上已恢复帝王威严:“选秀就依诸位爱卿所奏,暂缓。”
待大臣们退下后,胤禛独自站在殿中,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为有弘时这样的儿子自豪;另一方面,弘时他一点野心也没有,就是那种皇阿玛你说什么儿子就听什么,你给儿子儿子就好好接住,你要是不想给儿子绝不惦记,这点又让他隐隐担忧——为君者,岂能毫无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