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双手抱着膝盖,坐在床上,看着最后的日光滑下墙面。夕阳渐渐下沉之后还余留一些光亮,其中一部分会流入屋内,有那么一会儿,摊满作业的书桌和凌乱的床铺看起来比窗外的香樟树轮廓更清晰,颜色更鲜亮,仿佛它们又重新换上了新装。

    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我已经窝在房间整整一天了。整栋别墅出奇得安静,应该说是寂静。阿姨放假了,妈妈和姐姐一大早就去逛动漫展了。此时折磨人的饥饿感——如此世俗的东西——出人意料地到来了,让我空了一整天的胃不停抽搐。我终是忍不住,皱眉,起身,弓背,缓缓地走出房间,走下楼梯,走向厨房。

    厨房里冷清得让人发颤,曾经那些沾着烟火味的锅盆,沉默着,似乎入睡了。我打开冰箱,发现里面除了土司和酸奶,竟然别无一物。这平时都装满食材的冰箱用此时的空荡荡明目张胆地炫耀着妈妈对我的冷暴力。我突然就笑了,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整个屋子的所有,都见证了无数妈妈对我冷暴力的样子,所以......我用目光一一扫过偌大的屋子里的每一样东西,它们不发一言,像极了它们的女主人——面对恶势力和欺负弱小者,都保持沉默,只是前者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后者则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威望。

    这个时候我突然就明白了曾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段文字,大概意思就是说,家里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慢慢地会随着主人长成主人的样子和脾性。

    唉——

    我的一声长叹似乎长了翅膀,在空洞的屋子里来回乱窜,每一个角落都落下了不被爱的羽毛。

    此时此刻,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一个不被爱的孩子,即便我有着让所有人都认为什么都不缺的家庭。

    我伸出手,手伸向了酸奶瓶,才刚触到,冷藏室的灯光突然就熄灭了。那些凝结在瓶壁上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像永远流不尽的委屈。这时瓷砖的凉意顺着脚底慢慢爬上来,我这才发现连拖鞋都在配合这场无声的责罚——左脚的那只拖鞋卡在了客厅走向厨房台阶铺的羊毛地毯里。

    冰箱门上的便利贴被冷气掀起一脚,露出妈妈往日工整的楷书:“面包在第二层”。我嘴角微微一扯,拿出了土司,但在打开牛皮纸的包装时,霉斑正在土司边沿绽放成灰绿色的花。某种潮湿的疼痛突然在鼻腔炸开。原来连面包都在模仿妈妈的耐心,用缓慢腐烂的方式对我实施惩戒。

    风从餐厅的落地窗里灌进来,穿过我的身体,在我的心间横冲乱撞。我直接拿起一杯酸奶,像逃犯一样,跌跌撞撞地逃离了厨房,冲向了两楼我的房间。整栋房子只有这个小小的房间才是我的,才能给予我安全。我继续蜷缩在床上,揭开酸奶盖,小小的房间里,都是酸酸的味道。

    当最后一口酸奶被我舔进嘴里,我看见我的书包正孤零零躺在光影交界处的椅子上,拉链还保持着国庆节前夕那个晚上被摔开时的模样。那个晚上,压抑了整整一周情绪的妈妈,在骂完我之后,还是像个疯子般冲进我的房间,在我毫无防备之下,抢过我的书包,直接拽出那张语文试卷,就像拽出的是一个元凶。她的脸被愤怒操控得已经没有了形状,右手攥试卷的手指关节发白,那个刺眼的70分,在皱褶里扭曲成了蚯蚓。

    “这道题目两个班级除了你的同桌姜寒做对,其他同学都没有做对,你说,你这个两个班级考倒数第一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对?”她的声音像是从冻土层里刨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姜寒还是你的同桌!”

    “你为什么只会相信外人,却不相信我?”那晚我反驳了。喉咙里吼出了内心最深的疑惑。为什么作为孩子的我们,总是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的父母,但我们的父母总是选择相信别人呢?

    “我只相信我的判断和思考。”她眼睛像一把利刃,飞向我,“没有人会相信一个考试倒数第一的人会做得出全班同学都不会的题目。你觉得,你自己能相信吗?”

    我沉默了,满心的话语被这冰冷的质问堵了回去。原来,在成绩的标尺下,一个被定义为差生的人,连做对题目的资格都没有。或者说,在他人眼中不优秀的人,就不配拥有任何展现优秀的机会。我有没有作弊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妈妈的认知里,我根本就不配!

    “你怎么会丢脸丢到这个样子?”看我沉默,她又狠狠地说道。脸上的嫌弃和愤恨直接长出了翅膀,扑向了我,“才刚刚转校,你就给我做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你让我面对你的老师?”

    “让你承认自己笨就这么难吗?非要用作弊的手法来自欺欺人吗?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让你觉得很开心吗?”她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裹着晚餐沙茶牛肉的气味,在我的房间里肆意飞溅、弥漫,让我无处可逃。那股味道混合着她的斥责,像一层又一层的阴霾,将我笼罩。

    我依旧沉默,内心却渐渐清明,我似乎懂了妈妈如此愤怒的真正缘由。无论是这次语文倒数第一的成绩,还是莫须有的“作弊”行为,都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彻底失去了价值感。在她眼中,我不过是一个为她赢得价值感和存在感的工具。